4月23日上午,“温江区‘3+A’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项目”研修(学科组)集中参加了在温江迪恩捷美语学校新校区举行的“‘迪恩捷’文化大讲堂——精彩课程我来创造”的专题课程讲座。来自台湾世新大学助理教授、西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林承宇博士就《如果上课就像在讲故事——用媒体翻转课堂》专题与参训学员作了精彩分享。区教育局机关党委书记周萍、迪恩捷美语学校校长汪仲汉,以及温江“3+A”学科组学员、达州市通川区“三名”工程教师、迪恩捷美语学校教师全程参加了此次专题培训。
林博士从当前教师“教得不快乐”和学生“学得不快乐”的困境说起,借助精彩感人的媒体视频和幽默风趣的故事分享,逐步回答了如何从“师生毁灭”转变到“互相成全”的路径。
首先是学生观——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因为有爱,每句话要好好说“,因为老师的态度方式会影响表达,所以老师应控制自己的情绪,多用鼓励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正能量”。
其次是课程观——要让课堂有吸引力。“教育是发生在任何生活情境下的”,把每堂课都当作是在讲故事,有时可以加上自己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注重学生的多元性、批判性,用学生自己的方式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将问题怎样‘问好’、‘问对’”,要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同时,老师在课堂上的身份应该是诠释者多于答案的传播者。
那么怎样做到呢?从打动学生开始。可以借助好的例子——“影像辅助”。林博士强调,影像辅助不能超过7分钟,影像只能是辅助,是为了印证说的部分,影像是为了把学生带进去,但同时又要把学生从里面带出来,让学生进出知识,是为了变抽象复杂为具体简单。“不要急于呈现,要让这种辅助有后坐力”。而这些例子可以选择最有文化深度与广度的最精致的课程资源,把学生带入课程,精心打造承载知识的载体。从而构建学生水平垂直的知识的脉络,激发学生水平的、多元的、感性的、差异性的创意,帮助学生学会提问题而不是告诉他们答案,让学生在实践参与中去领会感悟。
“授课者的核心价值是启发、刺激探索、多元思维,通过诠释,展现学科知识观”。创意来自“古典取径、生活面向和其他领域”,并且强调有创意没关怀可能流于哗众取宠,有关怀没创意,可能导致教条与八股。林博士近3个小时的报告轻松幽默,质朴丰富,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赢得与会老师的阵阵掌声。“原来,媒体视频还有这么强大的教育作用”,老师们纷纷表示,本次专题讲座既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又让自己更加深入去审视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知识建构等问题。同时,作为为人父母的老师们更是收获到许多家庭教育的丰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