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教育教学>教育活动>正文

【川剧进校园】氍毹上的和风弄袖 ——成都市温江区庆丰街小学校川剧进校园活动

                

发表时间:2025-05-15来源:温江区庆丰小学作者:周盈巧



水袖舞挥是杨花落尽,

细眉微蹙是闺中隐言。

长矛旌旗是丈夫热血,

唱念做打是匠心难凉。

 

   五月的清风裹挟着蜀绣的丝缕暗香,将川剧的千年雅韵吹进温江区庆丰街小学校的课堂。202557日下午,一场名为“氍毹上的和风弄袖”川剧艺术课走进全校师生们的身边。

   此次活动,学校依托成都市教师共享信息平台,邀请到了?成都市川剧研究院一级导演、文旅部戏曲人才“千人计划”成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文旅公共服务带头人(文旅能人)——熊剑老师。熊老师以一方氍毹(qú shū,传统戏曲地毯)为媒,让川剧艺术走进校园,浸润学子心田。

氍毹启幕:

破解小青的川剧“基因密码”

      “你能找到图片中的白娘子和小青吗?”川剧名家熊老师以“戏曲侦探”游戏点燃课堂。当熊老师解密川剧《白蛇传》独特设定——小青以男儿身亮相,蓝衫折扇的俊朗造型引得满场惊叹。学生们通过对比角色造型、道具、唱腔,解锁了川剧“不拘一格塑人物”的艺术密码。戏韵解码:四功五法

   紧接着熊老师讲解了川剧中的四功五法。“唱念做打”谓之四功,“手眼身法步”乃为五法。

       “马鞭一挥,平地变草原!”只见熊老师手持一柄绿缨马鞭亮相,只见他踏步、扬鞭、转身,短短三秒便完成“上马-策马-下马”全套动作。随后,熊老师带领三位男生体验了上马的动作。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一板一眼学习台步、腰、腿等身法内容,加深了对川剧的理解。同时,熊老师还指导了四位女生学习旦角身段:兰花指需从耳畔缓缓垂下,眼波流转要配合碎步轻移,将川剧特有的娇羞演绎得惟妙惟肖。

川剧进校园

   在熊老师精彩的讲解与演绎中,学生真正感受到川剧之魂,在于“变”。五腔共和(昆、高、胡、弹、灯)的唱腔如江河奔涌,而“变脸”绝技更似魔法——袖手轻扬喜怒哀惧皆在一瞬。川剧之趣,在于“真”。生旦净末丑,行当分明:青衣水袖诉尽柔肠,花脸怒吼震动乾坤,丑角插科打诨道尽市井百态。 

线上观看中

活动结语:

氍毹载道 美育生根

   校党总支书记张春田在总结中提出美育新思:真正的艺术教育应如春风化雨,今天我们播下的不仅是戏曲的种子,更是引导孩子们建立“艺术即生活”的审美认知。同时张书记呼吁每一个孩子都要学会品鉴艺术,赏识艺术,用艺术的眼光去欣赏艺术,因为艺术是每个人最重要的精神食粮。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围着熊老师签名留念。

   本次活动以“沉浸式课堂+活态传承”的创新模式,打破传统戏曲与青少年的审美壁垒。从“男版小青”的趣味揭秘到“四功五法”的具身体验,川剧不再是书本上的古老符号,而是化作可感、可学、可传的文化基因。

以一方氍毹为桥梁,传统文化正悄然重构校园美育新场景。未来,庆丰街小学校将继续创新“戏曲+学科”“教师+名角”的融合课程实践,让川剧艺术在情智校园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主办单位:成都市温江区教育信息技术服务中心  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柳城大道143号

CopyRight 2012-2020 by 温江教育网 AllRights Reseved 网站地图

蜀ICP备:05031610号 审批资质号:川教JG-20130006 川公网安备 510115020001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