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教育教学>教学研究>正文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我校高中语文教师代表赴西安参加第六届新教材教学研讨会一

                

发表时间:2024-12-03来源:成都市温江区第二中学校作者:谢婷婷


      ”借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 1122日,我校6名高中语文教师代表前往西安高新一中观摩学习第六届新教材教学研讨会。此次学习,旨在学习语文专家的教育理论和优秀语文教师的示范课例,提升我校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

      上午,北京师范大学的吴欣歆老师带来了讲座《“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建议》。她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入手,关联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从而引出思辨型阅读与表达。吴老师指出:学习任务群作为培养学生典型经验的路径,要用学习活动展现学习任务;对于思辨性阅读,要整体设计学习任务,融入设计学习活动。

      成都七中的朱丹阳老师进行《祝福》课例展示,整节课从祥林嫂言行矛盾入手,分析矛盾原因。在课堂中,同学们积极参与,挖掘出祥林嫂的“善”与环境的“恶”,从而展现人性之善。余党绪老师在评课时对课堂给予肯定,并指出教学的重点应放在祥林嫂的遭遇上。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陈蓓蓓老师展示课例《改造我们的学习》,将课堂重点落在思维逻辑的表达上。陈老师以思维的三个层次——线性思维、平面思维和立体思维为切入点,让学生关注到关联词对于逻辑表达的重要性。王美智老师在点评时指出,本堂课严谨缜密,体现了“言说逻辑”的情感性,但还要关注文本价值,即公共话语。

      西安高新一中的高阿超老师带来讲座《西安高新一中语文学科课程构建与实施》。他分析了当前语文课程面临的困境,介绍了学校开展的校本课程、课程进度以及大单元“教学评一体化”课程,呈现了学生序列阅读的规划与成果等。

下午,成都教科院的罗晓晖老师作《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专题讲座。他指出,文本分析课、评价鉴赏课是阅读教学的主体课型,阅读教学应着眼于理解,着眼于思维。语文知识教学应推进深度理解,实现有效建构。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肖莉老师带来《说“木叶”》课例展示。该堂课从标题中的概念入手,最后归结到文章的文体特征——文艺随笔。桂彩丽老师在评课中提到,本堂课给予了学生最大的尊重,体现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西安高新第一中学的王建老师带来《赤壁赋》。王美智老师在评课中提到,本堂课巧设问题,让学生归向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高阶思维品质。

最后,由余党绪老师、陈蓓蓓老师、王美智老师、桂彩丽老师、贺卫东老师、李旭山老师带来终南对话。现场气氛热烈,各位专家当面答疑,为一线老师们的教学指引了方向。

      此行学习,老师们有感于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和优秀教师的精彩课例都具有很浓的语文魅力,也感受到西安高新第一中学的底蕴深厚、教师团队极高的专业素养极高。老师们纷纷表示,将把此次参观学习的收获带回学校,积极借鉴专家与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为温江二中的语文教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主办单位:成都市温江区教育信息技术服务中心  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柳城大道143号

CopyRight 2012-2020 by 温江教育网 AllRights Reseved 网站地图

蜀ICP备:05031610号 审批资质号:川教JG-20130006 川公网安备 510115020001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