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教育教学>教育活动>正文

团队协作展风采 携手并进促成长

                

发表时间:2020-10-19来源:温江区东大街一小作者:李宜芝


为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温江区东大街一小教育集团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榕树杯”教师赛课活动。
     2020年10月9日,李宜芝老师执教小学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李老师以一个猜数游戏引发学生对3的倍数的好奇心。通过回顾2和5的倍数特征首先进行3的倍数特征的猜想,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3种猜想,虽然猜想并不全对,却有可贵的价值。其次学生独立在百数表中圈出所有3的倍数,观察圈出的数字特征,初步对之前的猜想进行判断,学生们个个开动脑筋,跃跃欲试发表各自的看法。由小组代表汇报了大家的看法,同学们各抒己见初步得出结论。接下通过全班53名同学各自写出的数字来举尽量充分的例子验证之前的发现。同学们最终得出结论: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而这堂课最大的思维提升在于最后,当全班得出结论后,李老师并没有让学生的思维戛然而止,而是继续提出疑问:3的倍数特征为什么与各位数字之和有关?把刚刚得到的结论画上了大大的问号。而学生也在合学探究之下,用多种多样的方法给予了证明。不仅知道了3的倍数特征是什么?更知道了3的倍数特征为什么?达到了课堂深度教学。
    本堂课作为一堂探究课经历了完整的猜想,观察,验证,结论,证明这一思维过程,顺应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习惯,体现了“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2020年10月14日,五年级王秋阳老师执教小学数学《找质数》一课。在开课伊始,王老师即引出了本节的核心问题“质数概念”。她设计了一个运用小正方形来拼长方形进而寻找规律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她设计的三个问题分别是:1、用不同个数的正方形摆出长方形并将数据整理到表格中。2、在前面记录的数据基础上分析正方形个数、组成的长方形个数、正方形个数的因数三组数据之间的关系。3、根据梳理出的关系,尝试对数据进行分类。
    王老师的三个问题一环紧扣一环、一层递进一层,循序推进地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思维不断向知识的纵深发展。问题设计具有挑战性,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并且,在师生互动过程中王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但及时且语言也渐趋成熟,评价不仅仅是“好”“很好”之类的用词,而是根据学生发言的内容表述效果等方面进行具体评价。
    通过这两节课,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年轻教师的教学已经开始由雏嫩走向成熟,在团队帮扶下正在努力向优秀迈进;更能充分感受到五年级教研团队是真的在研究教学、研究问题设计。有了老师们的深入思考与设计,才会有难度适切、层层递进、富有挑战的问题呈现在课堂,也才会真正实现激发思维。    

课后,“榕树杯”赛课评委、学校行政团队都对两节课进行了深刻的点评,并就课堂还存在的问题给予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相信青年教师在“以赛促研,以研促教”的道路上会越走越远!




主办单位:成都市温江区教育信息技术服务中心  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柳城大道143号

CopyRight 2012-2020 by 温江教育网 AllRights Reseved 网站地图

蜀ICP备:05031610号 审批资质号:川教JG-20130006 川公网安备 510115020001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