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4日下午,刘晓敏名师工作室和向伟名师工作室在温江区东大街第二小学联合举行温江区十三五重点规划课题阶段成果展示暨温江区课题现场考核活动。参与活动有区研培中心科学教研员彭伟老师、两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和区内部分小学科学教师,区研培中心冯文霞老师带领温江区课题考核第一组全体成员对展示活动进行全程指导和考评。
《基于STEAM理念下的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是刘晓敏名师工作室和向伟名师工作室联合申报的区“十三五”重点规划课题。课题组希望通过研究,在不增加学科课程和师资的框架下,充分挖掘科学教材中学科融合的因素,通过小学STEAM项目式活动的课程化和小学科学课程的STEAM化两条途径,实现STEAM 教育在学校的落地。
展示现场,温江区东大街第二小学校张烁老师首先执教了基于STEAM理念下的项目式学习公开课《安全着陆器》。本课是对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力》单元中《降落伞》一课的积极回应,是课题组老师用项目式学习来重构科学课的单元学习,实现科学课单元学习项目化、项目学习STEAM化的一次教学实践。张老师按照“引入问题与确定需求——调查研究与学习支持——分析观点与建立模型——测试优化与解决问题——展示甄优与评价反思”的流程组织教学,利用尔新公司的平台资源加小组平板电脑的技术,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小组之间和人机之间的立体互动,通过数据的实时传输与分析,充分展示学生思维过程,实现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辅以组间的评价质疑,训练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讨论、设计、制作、测试活动中,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随后,成都市学科教学带头人、成都市特级教师刘晓敏向老师们汇报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他详细汇报了课题组开展的研究活动和取得的认识性成果与操作性成果,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安排与部署。他提出的Micro STEAM策略,令大家耳目一新。他说,Micro STEAM是小学科学课程的STEAM化的又一种策略,就是科学课中有关设计、制作、建造和某些探究性方面的活动,用STEAM的理念进行重构,用STEAM的教学策略组织教学,让科学课堂中的主活动STEAM化,让学生在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中建构科学概念,让科学课成为一节浓缩版的STEAM——Micro STEAM。
接着,课题考评组老师纷纷建言献策,进行热烈的研讨。区研培中心冯文霞老师对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她对今后两名师工作室联合课题的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课题组提出的实现STEAM教育在学校落地的途径有两条,即小学STEAM项目式活动的课程化和小学科学课程的STEAM化,这两条途径的推进要分步落实,要有一个具体翔实的路线图。二是充分发挥工作室内各位教师的优势,要求工作室成员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实践,把案例研究做实,通过不同的案例来总结物化研究成果。
最后,区研培中心小学科学教研员彭伟老师对本次课例研究给予高度评价,他说本次STEAM课例教学很有针对性,指导性,互动性,实效性,希望两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指导更多的老师参与到STEAM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中,为温江“三学课堂”的打造与“学历案”的深入推进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