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系统学习和应用PCK理念与实践成果,加强教育部人文哲社项目四川实验园间的密切联系,由成都市温江区鱼凫双语幼儿园蕙兰工作室牵头,于2016年11月5日在温江区鱼凫双语幼儿园光华新城分园多功能厅举行了主题为“PCK背景下,数学领域实验园第一阶段专题研讨会”。此次活动有幸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黄瑾教授莅临现场指导,鱼凫双语幼儿园两个园点教师、双流区西航港幼儿园以及天府新区合江幼儿园目标教师共同参加。
本次研讨主要围绕核心经验中的“集合与分类”模块,通过现场课例展示、执教教师说课、专家点评以及互动研讨等形式开展,全方位地将现阶段各实验园教师对数学核心经验的理解与运用现状进行了直观呈现。
活动前,鱼凫双语幼儿园(光华新城分园)王珊园长向来宾们致欢迎辞,并详细介绍来本次研讨活动背景及活动意义。随后,鱼凫双语幼儿园庞薇老师、西航港幼儿园谭平老师、天府新区合江幼儿园黄静老师,分别提供了大班数学课例活动《猜猜有什么不同》、《分组小达人》、《动物分房子》。活动中,老师们选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引导幼儿积极思考,认真操作,幼儿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有效发展。接着,三位教师分别就今天的活动进行了说课,详细介绍了活动设计来源与各环节的重点,并就今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在随后的专家点评环节,黄瑾教授结合课例,分别从活动设计本身、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细致地为在座老师们进行了讲解。黄教授提到:“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一定要多想孩子,要将活动还给孩子。而集体活动的设计一定是要帮助孩子梳理经验,提升能力。同时,教师的数学语言也要在精炼、准确的基础上,还要适合幼儿年龄特点。”
下午,全体参会教师分班进行了分组研讨,就本阶段研究的内容、做法、困惑等情况进行了细致梳理,并在集中讨论环节向大家进行了汇报。其中,黄瑾教授耐心解答了老师们对具体核心经验的理解、主题活动与核心经验的融合、记录单在不同年龄段的运用以及如何有效开展项目推进等问题,同时也提到:“教师要关注幼儿表征能力的发展,情景创设要考虑幼儿的思维特点,以及要从集体活动、区域活动、一日生活中齐头并进,共同渗透。”
此次活动,是一次高效、优质的互动研讨活动,既增进了实验园的了解,找准研究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又提升了实验园教师的专业素养,进一步理解了核心经验。相信在项目组的引领下,每一位目标老师还将有更大的突破!
温江区鱼凫双语幼儿园庞薇老师,带来课例展示《猜猜有什么不同》
教师进行研究问题的梳理
黄瑾教授就实验园提出问题,进行现场解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