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上午9:00,温江区“3+A”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项目之“名教师名班主任”集中研修培训在成都师范学院第一教学楼E座207学术报告厅举行。成都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课程与教学论博士后、研究生导师、首席专家邓达教授就《生长课堂的原理与方法》开展专题讲座;活动还特邀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曾宁波教授,成都市第三幼儿园园长曾琴分别为学科、班主任、幼儿名师们带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解读》、《幼儿园自主游戏课程改革》的精彩讲座。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副校长徐玲、教导主任华黄来还分享了关于生长教育的《导学单的应用与研究》、《生长教育我们在行动》的实践经验与课改感悟。
“从无到有为生,从小到大为长”。上午,邓教授讲述了“生长教育”的基本原理,生长教育不仅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易经,更包含西方杜威“教育即生长”思想,坚持中西合璧是生长教育得以发展的重要支撑。进一步阐述了生长教育的基本思想:坚持从学校中来,保障落实到学校中去。
“1个理念、2个平台、3个要素、4个环节、5个保障”,邓教授围绕“生长教育”理念,从校长、教师以及学生三方面对生长教育进行深度剖析及实践指导。从校长层面,一个学校有好的领导才能有好的发展,作为校长要坚持与时俱进,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自身发展,了解学生的需求,不断学习,不断生长;教师层面,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是充满爱心的老师,要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快乐成长。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教师要不断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促使自己不断成长;就学生而言,教师是引领学生成长的主要力量,因此教师要坚持以生长教育为核心,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坚持心智共长。
下午,曾宁波所长就《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深度解读。从背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历史演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国际共识、核心素养内涵及特征、核心素养国际政策定位、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总体框架,分别进行系统阐述。他讲到核心素养是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迫切需要下产生的。通过梳理人才观的演变,从东西方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以“品德”为中心的人才观、工业社会到来后逐渐出现以“能力”为中心的人才观、现代社会催生了以“素养”为核心的人才观衍生出现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通过综合国际经验及我国教育实践,指出构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目标需要指向全面发展的人。在阐述总体框架部分,他分别解读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提到这六大素养可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如果人们忘掉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最后他提出一些在价值定位、内涵界定、核心素养结构、核心素养的落实和实施以及学校表达上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并借鉴爱因斯坦曾在美国高等教育300周年纪念会演讲《论教育》中的话,指出“忘掉的是具体的内容知识,留下的则是核心素养”。
针对参培幼儿教师,曾琴园长以《幼儿园自主游戏课程改革》为专题,从“为什么改革”、“改革什么”和“三幼自主游戏课程”三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为什么改革”方面,曾园长认为幼儿教师总是跟风、缺乏问题意识、缺乏价值选择和澄清,而改革是为了提高保教的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生命成长奠基。曾园长强调和呼吁幼儿园教师要有问题意识,在实践中去探究,把理论说的东西通过实践做出来,才能最终达到幼儿自主游戏的新发展。
在“改革什么”方面,曾园长认为改革就是要把实践中那些碎片的、片面的变成整合的,用整合的方式培养完整的人;把成人的、理性的变成儿童的、生活的,实现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勾兑;把别人的、强制的变成自己的、自主的,让幼儿成为幼儿园的小主人。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站在儿童的立场,坚持儿童化的原则,通过儿童的眼睛看周围的世界,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要相信儿童,让儿童自己成为幼儿园的小主人。
在“自主游戏课程”方面,曾园长认为要以“自主”为核心理念,以师资队伍、制度保障和教育资源为保障系统,以中西方游戏思想组织课程架构,通过整合的培养模式,把儿童培养成为自然、自信、自主的人。
在总结活动中,邓教授对各位名师学员给予殷切期望,强调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教师对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优质的教育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扎根温江、服务温江,而好的教育需要好老师、好校长、好学校,打造优质的温江教育品牌,作为温江教育人义不容辞。并勉励大家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教学思想,不断学习,努力进步,成为不可替代的优秀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