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古语有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可见冬至吃饺子已经是必不可少的风俗。“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辞官回乡后,看到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于是命其弟子搭台筑灶,把羊肉和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吃。人们吃后,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便叫“饺子”。
为了让幼儿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内涵,弘扬民俗文化,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探索新知的欲望。金马镇中心幼儿园的中一班在2017年12月21日下午组织了一场“迎冬至,情系五彩娇耳”亲子共乐活动。
五彩“娇耳”我来做
活动开始了,先让孩子们了解了冬至的由来,接着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彩色面皮儿、各种味道的馅儿,让孩子们学着包饺子,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让他们感受与家人包饺子过冬至的那份快乐。瞬间,中一班的教室里洋溢着节日的欢悦与忙绿。
其乐融融品“娇耳”
不一会儿,一盘盘香喷喷、金银剔透的“娇耳”出锅了,一起来看看他们大快朵颐的样子吧!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知道了冬至的来历和冬至要吃饺子的习俗,并且真切的感受到了劳动的欢悦。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孩子身上不断的传承下去。这次活动,带来的不仅是美味的五彩饺子,还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更渗透着金马幼人文教育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