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现场
校长徐贵平恭读祭文
各届嘉宾代表参加仪式
全校师生齐吟诵
3月24日上午,温江区金马学校全校师生及各界嘉宾近3000人齐聚学校“文”广场,举行传统而庄重的丁酉年仲春祭孔典礼——“义”篇。此次是先师孔子像落成金马学校以来第三次举行仲春祭孔仪式。在声声鼓乐,谦恭礼节,琅琅吟诵中,大家一起接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参加此次祭孔典礼的有区政府全体督学、学区学校代表、金马镇社区学校代表、西南财大外国留学生代表、学生家长代表及社会热心人士。整个典礼由金马学校杨永忠老师主持。
早上9点许,三通鼓声响彻校园,祭孔典礼正式开始,全体祭祀人员神情庄重肃穆。在古乐声中,典礼遵循传统礼仪规制,分别行三献礼,校长徐贵平恭读祭文:“丁酉仲春,岷江之滨,沃野万隆,天蓝水清。金马众生,恭敬圣贤,共缅先师,大哉孔子……”随后,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来宾代表依次分组向孔子像敬献花篮,表达对孔子的敬仰与尊崇。全校师生在领诵者的带领下齐诵《国学经典之“义”篇》,并传唱《中华十二德之歌》。朗朗的吟诵声震憾人心,婉转动听的歌声萦绕校园。在全场师生和各界嘉宾集体行“自强不息一鞠躬、厚德载物再鞠躬、精忠报国三鞠躬、孝亲敬老四鞠躬、尊师敏学五鞠躬”后,整个典礼结束。
据资料记载,早在周朝的时候,学校每年都要按四季释奠于先师,来表示尊师重道之意。不过当时所谓的先师,并不是指特定的某一个人或某些人。凡是过去对教育有贡献,且已过世的教师,都是师生祭祀的对象。后来,由于孔子生前非常注重教育,在教育事业上的成就很高,影响极为深远,所以释奠的对象逐渐以孔子为主。到了隋朝,孔子被尊称为“先师”,祭孔活动延续不断。
近年来,金马学校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文崇金石,武修龙马”,即以“金石传文化,国学润人生”和“锻炼铸品质,龙马显精神”为两条相辅相成的主线。通过深刻挖掘教育的内涵,学校提出了“金石十二德”:仁、义、礼、智、信、忠、勇、孝、廉、勤、公、省。此次活动也是金马学校凸显“文崇金石,武修龙马”的办学特色,开发“金石德育”校本教材,弘扬“金石十二德”而进行的系列实践活动之一。本次仲春祭孔活动以“义”为主题,旨在以此为平台,加大对传统文化宣传力度,引领师生走进传统文化,尊师重道,传承先贤美德,升华心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千古道义写春秋,浩然正气满乾坤。“义”是儒家思想之重要道德规范,是古圣先贤们倡导并践行的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崇高道德的表现,是中华民族传统之美德。